研究方向:海洋溫鹽深傳感器技術等
李紅志,男,1975年生,正高級工程師,海洋裝備技術研究院院長,碩士生導師。主要研究方向為光海洋溫鹽深傳感器技術、感應耦合傳輸技術等。近年來,先后承擔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3項。近年來在重要學術期刊和國際會議上發表論文30余篇,其中SCI檢索3篇;EI檢索8篇。授權中國發明專利10余項。
辦公電話:022-27536513
電子郵箱:lihongzhi6535@126.com
研究方向:海洋環境觀測、監測技術等
王項南,男,出生于1965年,1987年畢業于天津大學光學儀器專業,國家海洋技術中心正高級工程師(正高二級)。長期從事海洋環境觀測、監測和海洋可再生能源開發利用技術研究及儀器設備研發工作,做為主要負責人,先后承擔部委級及以上項目22項。其中:國家863計劃項目和課題10項,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項目和課題2項,國家海洋公益性行業科研專項2項,海洋可再生能源資金項目6項,天津市社發項目“2項,教育部重點實驗室開放課題1項。發表學術論文97篇,其中EI、SCI檢索24篇。授權專利12項,獲得軟件著作權2項,編寫國家標準1項。“國家海洋技術中心極地海洋環境自動監測技術創新團隊”獲國家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國家海洋局授予的“中國極地考察先進集體”榮譽稱號(排名第一),“赤潮立體自動監測技術與系統集成”獲國家海洋局科學技術進步一等獎1項(排名第七),“星載遙感數據的真實性檢驗方案研究”獲國家海洋局科學技術進步三等獎1項(排名第三)。
辦公電話:022-27531016
電子郵箱:notckj@vip.sina.com
研究方向:海洋觀測技術等
張鎖平,男,1965年生,正高級工程師,博士。海洋環境保障部(室)主任,碩士生導師。2003年至2004年公派赴美國訪問學者。2006年入選天津市“131”創新型人才培養工程第一層次人選。主要研究方向為海洋觀測技術、信號與信息處理以及海洋雷達應用。近年來,先后承擔國家和省部級項目多項,主持編寫了國家標準GB/T14914.4-2021《海洋觀測規范第4部分:岸基雷達觀測》、海洋行業標準HY/T201-2016《海洋觀測雷達站建設規范》。申請發明專利20余項,發表論文80余篇,參編專著2本。
辦公電話:022-27511531
電子郵箱:iot323@163.com
研究方向:海洋環境參數快速測量技術等
劉寧,男,1977年生,正高級工程師,海洋環境保障部副主任,碩士生導師。主要研究方向為海洋環境參數快速測量技術、水下無線能量和信號傳輸技術,2021年取得自然資源部科技領軍人才稱號。近年來,先后承擔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和省部級項目12項。近年來在重要學術期刊和國際會議上發表論文30余篇,其中SCI檢索2篇;EI檢索6篇。授權中國發明專利8項。參編中文專著1本。
辦公電話:022-27511352
電子郵箱:liun0726@163.com
研究方向:小型無人自主海洋觀測平臺技術等
王兵振,男,1972年生,副研究員,船舶觀測部副主任,碩士生導師。主要研究方向為小型無人自主海洋觀測平臺技術、海洋能開發利用技術等。近年來,先后承擔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和省部級項目8項。近年來在重要學術期刊和國際會議上發表論文20余篇,其中SCI檢索2篇;EI檢索4篇。
辦公電話:022-27536516
電子郵箱:wang_bingzhen@163.com
研究方向:星載遙感器定標檢驗與遙感應用等
朱建華,1977年生,正高級工程師,碩士生導師?,F任國家海洋技術中心航空觀測部主任,主要從事星載遙感器定標檢驗與遙感應用研究工作,主要研究方向為海洋光學觀測和輻射傳輸研究、水色遙感算法開發與應用。作為學科帶頭人出色組織完成了海洋系列衛星(HY-1、HY-2和HY-3)、“天宮二號”、高分三號、中法海洋合作衛星(CFOSAT)、云海系列衛星等多顆涉海衛星的在軌測試和海上同步觀測試驗,為星上載荷的海上定標、檢驗和評價以及在軌測試交付做出了重要貢獻。承擔我國海洋衛星工程海上定標檢驗場觀測系統建設與系列地面系統軟件研發。主持完成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青年基金、面上基金項目研發,在海洋水體光學特性研究、生物光學算法開發方面取得重要成果。先后承擔國家科技部重點研發計劃項目、海洋衛星工程、海洋公益性行業科研專項等重點項目16項,參與其他項目十多項??蒲谐晒群螳@得海洋科學技術獎、海洋工程科學技術獎、國家海洋技術中心創新成果獎等共10多項,在國內外期刊上發表論文94篇,其中被SCI、EI等檢索系統收錄的論文共30篇,參與編寫專著4部。
辦公電話:022-27536551
電子郵箱:besmile@263.net
研究方向:遙感機理算法和定標檢驗方法研究等
韓冰,1980年生,國家海洋技術中心航空觀測部副主任,正高級工程師,碩士研究生導師,長期從事海洋水色衛星遙感工作,研究方向主要為遙感機理算法和定標檢驗方法研究?,F為歐洲哨兵3衛星國際檢驗小組成員、中歐龍計劃第五期PI。近五年來發表論文13篇(其中第一作者/通訊作者被SCI/EI收錄的論文4篇),2013至2014年期間赴法國海洋與地球科學實驗室公派訪學,先后承擔二十余項國家級、省部級、其他級別和多項國際合作科研項目,其中主持載人航天工程項目1項、省部級重點實驗室基金2項、我國海洋衛星工程項目10余項,主持中法、中歐國際合作項目3項,先后組織實施了我國自主海洋衛星在軌測試海上試驗與評價、海洋業務衛星產品真實性檢驗和水色遙感機理與算法研發工作,推動了中-法海洋水色衛星遙感領域合作,為提升我國自主海洋水色衛星遙感定量化水平和應用水平做出了積極貢獻。
辦公電話:022-27536551
電子郵箱:hotrice@sina.com
研究方向:海上新能源資源調查與評估等
武賀,男,1981年生,研究員,海洋能發展中心副主任,碩士生導師。主要研究方向為海上新能源資源調查與評估、近海環境動力學研究等。近年來,先后主持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海洋能資金專項等省部級以上項目20余項。
近年來在重要學術期刊和國際會議上發表論文40余篇,其中以第一作者或通訊作者被SCI/EI收錄12篇,主持編制國家標準1項,參與編制國家和行業標準編寫7項,撰寫專著3部。“中國近海重點區域海洋能資源評估技術研究與應用”、“潮流能工程微觀選址及其余水沙環境耦合機理與模擬方法”分獲海洋科學技術二等獎(第3)和海洋工程科學技術二等獎(第3)。
辦公電話:022-27536902
電子郵箱:wh_crane@163.com
研究方向:衛星海洋微波遙感技術等
王賀,男,1983年生,副研究員,碩士生導師。2013-2014年,以訪問學者身份赴法國海洋開發研究院開展海洋微波遙感研究。2020-2021年,衛星海洋環境動力學國家重點實驗室青年訪問海星學者。長期從事海洋微波遙感技術研究和應用工作。主要研究方向為衛星海洋微波遙感的定標檢驗、反演算法及其應用,研究興趣包括合成孔徑雷達和中法海洋衛星波譜儀海洋涌浪和海面風場研究。在合成孔徑雷達海浪方向譜反演、臺風/熱帶氣旋探測、全球/區域波候遙感監測等領域具備扎實的理論基礎和豐富的實踐經驗。曾先后主持過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國家重點實驗室開發基金等大型科研項目,具有較強的項目組織和協調能力。近年來,先后主持和主要參加的項目有10余項;以第一(通訊)作者在國際海洋遙感主流期刊發表SCI論文13篇;以第一發明人授權國家專利3項;以第一完成人獲得國家計算機軟件著作權3項;擔任多個海洋和遙感領域國際期刊的審稿人。目前作為負責人正在開展國家重點研發計劃“SAR海冰遙感資料判讀與信息提取”的研究工作。
辦公電話:022-27530334
電子郵箱:wanghe_sio@126.com
研究方向:海洋儀器設備水動力特性研究等
路寬,男,1982年生,博士,正高級工程師,試驗場管理中心副主任,碩士生導師。主要研究方向為海洋儀器設備室內試驗技術研究、海洋能發電裝置現場測試技術研究、海洋儀器設備水動力特性研究等。先后承擔和參與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海洋能專項和省部級項目20余項。近年來,在重要學術期刊和國際會議上發表論文20余篇,其中SCI/EI檢索6篇。頒布行業標準3項。
辦公電話:022-27538016
電子郵箱:lukuan0322@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