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2月2日,中心承擔的國家重點研發計劃課題“南海波浪能資源選劃及波浪能發電裝置總體設計”在廣東通過績效評價。來自上海海洋大學、上海理工大學、山東大學、中山大學、華南理工大學、國電聯合動力技術有限公司、中國能源建設集團廣東省電力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的7名專家組成專家組聽取了課題匯報,一致同意該課題通過績效評價。
該課題于2019年12月立項,歷經4年的科研攻關,高質量完成了全部研究內容和考核指標,并超額完成部分指標,最終形成研究報告3份、設計方案1份、國家標準1項,企業標準1項、軟件著作權2項、論文7篇(SCI/EI檢索6篇)、發明專利7項(1項授權)。
績效評價意見指出,該課題主要形成以下三方面創新性成果:一是“搭建了南海高分辨率及高精度的波浪數值模型,首次提出了考慮波向影響的波浪能資源評估方法,精細分析了南海波浪能資源時空分布特征,首次估算了南海島礁波浪能資源總量”;二是“建立了波浪能電站選址的綜合評價指標體系和站址選劃方法,確定了兆瓦級波浪能發電裝置站址,規范了我國波浪能開發利用評估選址流程”;三是“完成了發電裝置總體方案設計,主要包括俘獲平臺、液壓轉換系統、電能變換系統、錨泊系統等設計內容,優選了三角形波浪能新型主體結構形式”。
專家組一致認為:“課題形成的南海波浪能資源評估、選劃和波浪能裝置總體設計等成果,為課題二、課題三等的裝置設計及錨泊設計提供了重要科學支撐,該成果對于提高我國波浪能資源評估及波浪能發電裝置設計技術水平具有重要意義,為科學開發利用南海波浪能資源提供了技術支撐。”
以本課題相關研究成果為基礎,課題組及時開展項目申報及成果轉化技術服務,于2023年成功申請海洋能資源評估、選址等方面的國家重點研發計劃課題1項、中國工程院咨詢項目1項和技術服務項目2項,合同經費500余萬,為中心落實海洋能資源開發利用產業發展職能、夯實海洋能資源評估研究領域的國內領先地位提供有效支撐。(海洋能中心 侯二虎)